Streetbike/American casual 的展現 豪爽也能Custom

 

 

   
   「 American casual style」,日文稱作「アメカジ」,中文讀音近似阿美咔嘰,可以理解成「日本美式」風格,二次大戰後,日本戰敗,並且美軍為首的同盟國短暫軍事佔領日本後,美軍仍然在日本有駐軍,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文化的輸入,因而在日本也發展出了「美式」文化,形成獨樹一格的風格,而同時這樣的風格也影響著二輪文化。
    


    這次要介紹的車款豪爽150,是由光陽本田於1980年於台灣推出的車種,最開始推出豪爽135
,而後又推出150排氣量版本,當時的廣告上打著「本田設計、美國規格」以及特別強調的「Custom」都讓人想起本田在設計車款時,如CX500 Custom,具備這樣後綴的車,都有著獨特的日本詮釋過後的美式風格,而這台豪爽,正是朝這方面改裝。


    從配色上就可看出,這台車相當大程度致敬了本田CX500 Custom,甚至連燈耳的形式都顧及到了,同時延長的後搖臂也讓整車比例更接近CX500 Custom。


貼紙部分也出自車主頌恩的設計



    拍攝的當下,正是車主頌恩騎著這台車環島的旅途中。頌恩表示,雖然豪爽身為美式車,但比起其他國產美式車,諸如勁、跩哥、哈士奇等等,好像相對光芒黯淡,但事實上豪爽的設計,真的很有小CX500 Custom的感覺,只需將一些特徵作改造,讓風格更加突出。



    雖說為了讓比例更加完美,把原本的搖臂增長了,但頌恩並未使用市售改裝品,而是自行畫設計圖請人重新加長搖臂,且為了顧及軸距長了後輪與車身的空間過大造成的視覺空洞,車台上更加了不顯眼的鐵片裝飾,低調之餘又默默地讓比例完美,真的在各種層面貫徹了「Custom」這個單字。


    雖說在許多地方動了巧思,但頌恩仍保留著這台車身為「豪爽」的本格,原廠椅墊及後靠背都獲得保留,不過也可以說,這一些豪爽原本具備的外觀,其實就蠻有CX500 Custom的味道。





    實際騎乘這台車上路,原本高把就已經讓騎乘姿勢十分舒適,搭配上搖臂稍稍加長,也感受到在直線巡航時更加穩定。

    至於未來會再怎麼「Custom」這台車,頌恩也表示,除了再把細節處理更精緻外,未來可能還會再改一台豪爽,就敬請期待了!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野狼系譜/萬年引擎?野狼到傳奇變了什麼

野狼系譜/其實野狼車架比cb好?